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西畴精神”放光芒

来源:幸福生活指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白石岩金秋 吕德仁 摄 “西畴精神”不但是文山西畴这片贫瘠土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群众搏击贫困、抗争命运的强大思想支柱,也是他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不竭力量源泉。 “西畴精神”是

白石岩金秋 吕德仁 摄

“西畴精神”不但是文山西畴这片贫瘠土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群众搏击贫困、抗争命运的强大思想支柱,也是他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不竭力量源泉。

“西畴精神”是伟大的、闪光的,它跨越时空、散发永恒魅力,它激励过文山,激励了云南,也激励着中国。

尤其是迈进新时代,面对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西畴精神”是治疗“等靠要”思想病根的一剂良药。

2016 年 12 月,云南省委书记陈豪作出了“重读、重解、重用‘西畴精神’”的批示。

2017 年 10 月 19 日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陈豪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强调要在全省大力弘扬“西畴精神”,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状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让广大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依靠自身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2018 年 8 月 22 日《云南日报》头版头条以《西畴精神,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为题纪实报道“西畴精神”。同月 24 日,《云南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发扬西畴精神苦干实干加油干》,文章中写道,“一个奋发图强的民族,必定高扬伟大思想的旗帜;一片放飞希望的土地,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

党员带头建设新农村 西畴县委宣传部供图

莲花塘小洞新农村 西畴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9 年 3 月,云南省委宣传部组建了“西畴精神”宣讲团,在全省开展“西畴精神”进贫困地区巡讲活动。通过“西畴精神”先进典型群体的现身说法,激发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立自强、向贫困宣战、不胜不休的昂扬斗志,凝聚起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2020 年 4 月 30 日,云南省扶贫办与云南扶贫热线共同发起“我心中的云南脱贫攻坚精神”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吸引了社会各界踊跃参与,74.3% 的受访者认为“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最能代表云南脱贫攻坚精神。

2020 年8 月,中共云南省委下发《关于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的决定》,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新时代“西畴精神”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2017 年 3 月 20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西畴精神”事迹的宣传报道,“西畴精神”在全国唱响。

2018 年 5 月 22 日,新华社记者以《在山旮旯里创造奇迹——云南西畴依靠自力更生走上脱贫致富新路》为题报道了“西畴精神”。

2019 年 5 月 8 日,西畴县“西畴精神”宣讲报告会在上海市虹口区工人文化宫举行。为进一步凝聚起虹口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正在爬坡奋进中的虹口需要用“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来激发干部群众干事业、建设美好家园的干劲。

……

“西畴精神”的根脉,源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它的影响,远超一时一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文化基因、精神密码。一部中华民族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西畴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创新干”,这当中蕴藏着“西畴精神”丰富而精深的内涵:

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西畴人用行动展现了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豪壮志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所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沉重如山的贫困,西畴人从不悲观失望、坐等观望、怨天尤人,他们变苦熬为苦干,变被动干为主动干,勇于同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决不向“地球癌症”低头,决不被贫困落后压倒。这样的志气、执着和韧劲,传承着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张扬着红土高原的宽厚情怀,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农村自建水泥路 西畴县委宣传部供图

勤劳实干的实践品质。西畴人用行动展现了吃苦耐劳、苦干实干的过硬特质。这道理那道理,实干才是硬道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可能从天而降,只能靠苦干实干来创造。决不苦等苦熬,决然苦干实干,成为西畴人奋斗创造的坚实支点,贯穿于西畴人向劣境和贫困宣战的全过程。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栉风沐雨、年复一年,用錾子一点一点凿,用大锤一锤一锤砸,用双手一处一处刨,用血汗一滴一滴灌,硬是把嶙峋石漠变成了丰美绿洲,一步一步甩掉贫困的帽子。凭着这样一股子干劲,就没有找不到的出路,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文章来源:《幸福生活指南》 网址: http://www.xfshznzz.cn/qikandaodu/2021/0213/592.html



上一篇:实施民法典 念好“三字经”
下一篇:老年人趁早协议确定监护人

幸福生活指南投稿 | 幸福生活指南编辑部| 幸福生活指南版面费 | 幸福生活指南论文发表 | 幸福生活指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幸福生活指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