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极致浪漫 极爱生活 一座幸福城市的密码

来源:幸福生活指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日前在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龙形附件 日前在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和象牙 日前在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 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

日前在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龙形附件

日前在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和象牙

日前在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

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

古蜀人,一直向往着光明和美好。在三星堆,奇特的铜纵目面具似乎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望远能力,可以极目遥望太阳。在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的图腾一直被考古界认为寄托了古蜀人对太阳的理解与诠释。这些古蜀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仅书写了古蜀文明的神秘和浪漫,更形成一种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因子,在几千年后的成都,仍然能够被感知、被延续。

古蜀人天马行空的想象

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之前,三星堆出土的多件文物就证实三星堆人有“眼睛崇拜”现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古蜀人的“眼睛崇拜”可能与“光明”有关——古蜀先民认为太阳具有使万物复苏的超自然力量,于是崇拜太阳;他们认为太阳的东起西落是靠鸟的飞行完成,因此将鸟和太阳联系在一起。眼睛和太阳,都被认为是古蜀人对光明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是这种理想与追求,古蜀人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近日,在三星堆新一轮发掘的考古现场,一件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陶三足炊器”,引发网友关注。“陶三足炊器”盘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可盛水置物,足下可生火,看上去跟火锅类似。网友大胆猜测,难道火锅竟是“祖传”的美食?

联系之前在成都宝墩、金沙等古蜀遗址发现了花椒、猕猴桃等植物的种子,还有食用猪肉的痕迹,我们仿佛可以得出结论,在几千年前,古蜀人就懂得了“民以食为天”。据《华阳国志》记载,古蜀人即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传统。或许几千年后,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就得益于老祖宗们的口舌之欲。

到了汉代,古人更是玩出新花样,将花椒捣碎混合泥浆制作保温层来改善住房环境,名为“椒房”。《汉书·车千秋传》颜师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

古蜀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还不止于此。说起穿着,老祖宗们也毫不含糊。

日前,三星堆发掘成果新发现祭祀用丝绸,再次证明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从蚕丛时期到开明时期,蜀地的丝绸制造不断演进,至秦汉之时,成都因织锦之盛而有“锦官城”之美名,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成都出土了大量的东汉画像砖,这些画像砖既有盐业、农业、渔业、纺织等生产劳动场面的再现,又有对餐饮、出行、歌舞等场景的描绘,组合起来犹如成都的风俗画长卷,复活了东汉成都的生活,展现了一座幸福城市的烟火人间。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成都多地陆续出土了多尊东汉俳优俑,这些粗犷稚拙的人俑,无不彰显其热情奔放、泼辣诙谐的形象,让人一眼望去就充满欢乐与轻松。即使在2000年以后,人们也能读到古代成都人超越时空的那份快乐,那份自得。

自古诗人例入蜀

成都的浪漫生活引千古文章

成都自古就是生活气息浓厚的城市,在这样的氛围中,又酝酿了追求浪漫和艺术的特质。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动人佳话。诗圣杜甫写下“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对盛唐成都繁弦急管的无尽赞美。永陵的“二十四伎乐”,神情生动,器乐完备,见证了那一时代成都作为东方音乐之都的历史。

蜀地奇山秀水和安适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氛围,让成都宛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众多的文人骚客留下千古诗篇。至唐宋时期,大量的文化名人聚集成都,诗人白居易感叹说:“诗家律手在成都。”其时中国出现“自古诗人例入蜀”的文化现象。大量的诗人、画家、艺术家都来到这个位于西南的城市,他们一方面来吸取成都文化的营养,另一方面不断为成都文化注入新的富有活力的文化因子,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唐朝初年,被誉为“初唐四杰”的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先后入蜀。盛唐以后,除了杜甫,还有高适、白居易、李商隐等一大批著名诗人来到蜀地,其中有不少人“皆老于蜀”。多元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向心力使成都文化具有先天的独特优势,成都也借着历代诗人的反复歌咏,逐渐成为名扬天下的诗歌之城。

文章来源:《幸福生活指南》 网址: http://www.xfshznzz.cn/zonghexinwen/2021/0325/845.html



上一篇:长命百岁的4大生肖,晚年生活幸福平安,无病无
下一篇:4属相遇贵人喜进门,未来日子幸福跟着跑,生活

幸福生活指南投稿 | 幸福生活指南编辑部| 幸福生活指南版面费 | 幸福生活指南论文发表 | 幸福生活指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幸福生活指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